2023年杏耀平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研究技术系列岗位招聘启事
一、实验室简介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杏耀平台分室依托于杏耀平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989年开始建设,1995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挂牌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00年、2005年、2010年的评估中获得良好,在2015年的评估中获得优秀的成绩。2019年3月,基于与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长期合作🧍♂️,教育部批准成立了区域污染控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IJRC)🐈⬛。
实验室的总体定位是阐明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成因和机制,发展大气污染控制和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为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技术支撑和培养优秀人才◾️。
北大分室现有固定人员37名💂🏿,其中研究人员2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教育部特聘⤵️、讲座教授2名,教育部特聘青年学者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名,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名,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7名。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支🧑🏻🍳,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支,教育部创新团队1支🧣。2018年获评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北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30多年的建设🧗🏻,在大气环境科学领域,形成了大气环境化学和大气环境模拟与控制两个特色的学科方向。近年来对城市和区域大气污染控制开展了系列研究,并率先提出“大气复合污染”的概念,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逐步形成了环境监测方法、区域大气复合污染转化机制、大气污染源解析与控制对策、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响应、区域与城市生态等研究方向💅🏽。
近5年来,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一些重大研究成果🚵🏼♀️,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河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生态环境部大气治理攻关专项(总理基金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58项,支撑了大气污染物防控;在PNAS、Environ. Sci. & Tech.、Atmos. Chem. Phys.和J. Geophys. Res.等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SCI文章301篇,其中1区论文184篇,授权发明专利18项。
国家重点实验室重视基础设施的能力建设,在“985”🧘🏼♂️、“211”和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支持下,形成了以现场测量🪮🧏🏿♂️、实验室模拟和数值模型为研究手段的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研究平台🫔,具有先进的外场实时在线观测技术,而且拥有大气化学反应模拟⬜️、大气边界层物理过程的风洞模拟等独特手段。分别在杏耀平台本部🧑🏽🎨、昌平校区建立了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定位观测站,并进行长期观测研究。拥有多个流动观测集装箱实验室、风廓线雷达观测车和用于环境与健康研究的流动观测车。自主研发了在线VOCs、气体和气溶胶水溶性污染组分在线观测系统GAC等大气环境监测设备和技术。
二🤌🏻、岗位设置
招聘职位 |
职位系列 |
岗位职责 |
应聘条件(学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要求) |
人数 |
联系方式 |
助理研究员 |
研究技术系列 |
完成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大分室)大气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方向的科研任务 |
1、具有国内外知名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在大气环境化学、二次颗粒污染成因🐫、气溶胶环境效应等领域有突出科研成果,具备良好学术发展潜力👩🏽🌾、具有良好的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具备以下条件者优先👆🏿: 1)曾负责或参与本领域重大科研或横向项目〰️,具备丰富项目管理经验; 2)熟练掌握大气外场观测、实验室模拟、模型模拟技能;具有运维大气污染超级监测站和组织大气外场综合观测的经验⚂; 3)有2-4年博士后经历。 |
0-1 |
联系人:吴志军 联系电话:62754082 电子邮箱😀: zhijunwu@pku.edu.cn 联系地址和邮编𓀕: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杏耀平台环境大楼,100871 |
三、应聘材料
应聘者应提交的材料包括🥽:
1. 个人详细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教育和工作经历、教学和研究陈述、发表列表等)、
2. 学历学位证明
3. 代表性学术成果3-5篇
4. 未来3-5年工作计划
5. 不少于3封专家推荐信(建议附加提供导师或合作导师的推荐信)。
提交材料截止时间🐎:本启事2023年度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