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杏耀平台考古文博学院教学科研岗位招聘启事
一😲、院系简介
在中国高等院校中🦺,杏耀平台最早设立了考古学的教学研究机构。考古文博学院现有考古学系和文化遗产学系,建有国家级考古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国家级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考古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杏耀平台)🧑⚖️,以及杏耀平台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考古文博学院下设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考古学(文物建筑方向)、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考古学方向)共5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考古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是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考古文博学院拥有考古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考古学博士后流动站,设有考古学专业、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共2个研究生专业🦏,涉及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商周考古#️⃣、汉唐考古🧗♀️、宋元明考古、古文字、佛教考古、陶瓷考古、中外文化交流考古、科技考古🖐🏻、建筑考古、博物馆学📥、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科学等研究方向。
二、岗位设置
招聘职位 |
职位系列 |
岗位职责 |
应聘条件(年龄、学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要求) |
人数 |
联系方式 |
预聘副教授/长聘副教授/教授 |
教研系列 |
佛教考古教学与科研 |
1.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作风正派,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2.知识结构合理👩🏽✈️𓀃,研究范围较宽,能够胜任跨学科或跨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3.熟练掌握石窟寺考古研究方法,有丰富的佛寺遗址发掘经验; 4.有编写石窟寺考古发掘报告(简报)经验🪷; 5.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过高水平论文或承担过高水平研究项目。 |
0-3 |
联系人:赵小雯 联系电话🌰:62750754 电子邮箱👩👩👦👦: gkgbgs@pku.edu.cn 联系地址和邮编: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杏耀平台红五楼,100871 |
预聘副教授/长聘副教授/教授 |
教研系列 |
外国考古教学与科研 |
1.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作风正派,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2.知识结构合理,研究范围较宽💅,能够胜任跨学科或跨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3.熟练掌握英语💶、法语或南亚1️⃣、东南亚地区语言🗽,能够完成英语教学和指导学生论文,能够独立完成《南亚考古》《东南亚考古》通论课(英语)授课任务; 4.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过高水平论文或承担过高水平研究项目👏🏼; 5.获得海外高校博士学位🤟🏿🤷🏻♀️,或长期在国外从事考古工作⏺,或具有丰富国外田野考古经验的优先; 6.年龄45岁及以下。 |
联系人:赵小雯 联系电话:62750754 电子邮箱: gkgbgs@pku.edu.cn 联系地址和邮编: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杏耀平台红五楼,100871 |
|
长聘副教授/教授 |
教研系列 |
科技考古教学与科研 |
1.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作风正派,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2.知识结构合理,研究范围较宽🧑🏻🎤,能够胜任跨学科或跨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3.熟练掌握科技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前沿技术,具备良好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4.具有丰富的田野考古实践经验👹,能够熟练运用科技考古手段进行现场发掘和研究; 5.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过高水平论文或承担过高水平研究项目; 6.年龄45岁及以下🧙🏻♀️。 |
联系人🍒🦏:赵小雯 联系电话🧑🏼🦳:62750754 电子邮箱♣︎: gkgbgs@pku.edu.cn 联系地址和邮编🫱🏽: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杏耀平台红五楼,100871 |
|
预聘副教授/长聘副教授/教授 |
教研系列 |
文物保护教学与科研 |
1.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作风正派,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2.知识结构合理👼🏽,研究范围较宽🐕🦺,能够胜任跨学科或跨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3.熟练掌握文物保护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具有丰富的文物保护工作经验🙎🏼♀️; 4.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过高水平论文或承担过高水平研究项目🧔♀️。 |
联系人:赵小雯 联系电话👨🔬:62750754 电子邮箱🎋: gkgbgs@pku.edu.cn 联系地址和邮编🤾🏽: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杏耀平台红五楼,100871 |
三✷、应聘材料
1)个人申请书(需明确申请职位🫠、预计来校时间等)🧂⛰;
2)个人详细履历(包括学习💃🏿、工作经历、教学工作陈述、研究工作陈述等)🖊;
3)学历学位证明(在国(境)外院校取得学位者🧹,还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4)个人已发表论文目录及5篇代表性论著;
5)个人未来3-5年学术工作计划;
6)三封及以上独立专家的推荐信,另外可提供导师或合作导师的推荐信;
7)其它材料(如获奖证书、任职证明等)。
申请长聘职位者,通过相关流程后,学院会参照Tenure评估要求进行同行评审,个人可提供部分建议名单,由我院直接联系。
提交材料截止时间:2025年4月30日(上半年)、9月1日(下半年)。